我國西南區域復雜特殊的電網環境與結構,給該區域新能源企業的并網帶來了巨大的技術挑戰。為助力西南新能源企業安全并網,科研總院主動出擊,以精益求精的攻堅信念,攻克了西南新能源企業的并網仿真技術難題,填補了西南區域新能源并網仿真在電源側的技術空白,為集團公司“水風光儲”大基地建設筑牢了安全根基。
破局:西南復雜電網環境的攻堅之路
為進一步提升集團公司西南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涉網安全能力,把新能源并網仿真這一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2024年初,科研總院水電院組建新能源涉網仿真技術攻關團隊,搭建實時仿真平臺,持續聚焦并網建模仿真的核心技術攻關,直面集團公司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上的技術挑戰。該院成立多個攻關小組,協同推進高原特殊工況專項研究和新能源場站仿真建模分析工作,通過定期開展專題研討、內部專項技能培訓等方式,持續增強隊伍攻關能力。歷時一年,該院成功構建了“源網荷儲”全場景仿真環境,掌握了涵蓋硬件在環、高低穿分析、電能質量、電磁暫態等多項仿真分析技術,攻克了西南地區弱電網與復雜地形耦合帶來的電磁機電模擬難題,實現了對涉網仿真體系全維度的技術管理,為集團公司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亮劍:仿真利刃出鞘斬斷并網“隱形雷”
經過多個西南新能源涉網仿真項目的磨礪,該技術團隊逐步從“工具操作者”淬煉為“機理研判者”,現已累計完成10余個西南山地新能源項目的涉網仿真分析。
2025年6月,在某光伏電站整站仿真實驗中,技術團隊發現逆變器控制策略中閾值雖在平原地區標準,卻與當地電網調度最新要求相沖突,電站與設備廠商均未預判此隱患。技術團隊當即與電站取得聯系并主動提供技術支持,同時協助電站督導設備廠商調整控制邏輯并復測,及時化解了并網安全風險,保障項目順利并網。這支“青年鐵軍”以銳利眼光,精準辨別并協助多家新能源企業排除多個潛在風險點,確保場站“零缺陷”并網。技術團隊還成功從電源側突破了以往受復雜電網環境和涉網技術積累不足限制的關鍵技術環節,進一步完善了西南區域新能源并網技術體系,徹底改寫了電網側“單極支撐”的傳統格局。
鑄盾: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保駕護航
突破遠不止于個案排險。為全方位護航新能源高效并網,技術團隊不僅圍繞機電暫態、電磁暫態、故障穿越、整站協同四大關鍵技術同步開展專項攻堅,通過技術與跨組輪值研討確保仿真項目整體高效推進,還建立了覆蓋高海拔電氣特性、弱電網阻抗匹配、各區域設備控制策略參數要求等多類特殊工況的參數庫,從源頭消除因跨區標準沖突所導致的安全風險,有力維護了區域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同時還將仿真能力深度植入“水風光儲”大基地全生命周期等項目前期規劃,預演多能互補拓撲穩定性,在建設期通過硬件在環測試驗證控制器參數,在運行期動態監測藏東南各場站寬頻振蕩風險,形成了覆蓋新型電力系統規劃、建設、運行全過程的仿真技術保障鏈,為集團公司清潔能源示范基地開發建設鑄就智慧防線。
“仿真鑄盾固安全,綠能引航拓新局。”未來,科研總院的這支“青年鐵軍”將持續深耕涉網仿真技術,護航新能源企業并網新局,為集團公司構建更智慧、更穩定的新型電力系統注入強勁動能。(作者:曾恕嘉 白李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