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新疆電力開都河公司“開都河流域徑流預報模型應用研究及水情系統開發”科研項目經中科合創科技成果評價中心評價,科學技術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圖為智能氣象水情預報調度系統主界面
該項目針對開都河流域徑流情勢復雜多變、傳統預報模型精度與時效性不足的核心問題,創新性引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分析技術,深度融合多源氣象水文數據,攻克了開都河中上游流域中長期徑流預報中不確定性高、傳統模型適應性差的難題,構建了高精度、實時化、智能化的徑流預報與水情監測體系。項目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了開都河中上游流域水位、流量、面雨量等關鍵數據的全域感知與協同計算,建立了基于動態閾值的智能預警機制,切實提升了水情預測的準確性、時效性及復雜情勢下的決策支持能力。同時,項目研發了面向防洪調度、生態補水及水資源優化的多目標協同決策算法,構建了“監測—預報—預警—決策—調度”的全流程智能閉環管理架構,突破了預報信息與調度決策聯動不足的技術瓶頸,實現了從數據驅動到智慧決策的跨越,從源頭改善了傳統預警方式下依靠人工對采集數據進行分析評判效率低、準確率低的不足,更好地實現水資源調度,提高水能利用率,解決對水情綜合監測評估智能化管理需求的“水土不服”的問題。
目前,該成果已在新疆電力開都河公司應用,實現對開都河中上游流域包含規劃待開發、在建及在運水電項目的水情監測預報,水情監測準確率超90%。該項目的成功實施,標志著該公司在水情監測與智慧水利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為流域水資源管理提供了精準、高效的解決方案。(作者: 黃森 耿廣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