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黃埔供電局員工到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用戶用電情況。 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 賴增鵬 攝
在廣州市黃埔區崖鷹石路沿線,聚集著多個科技創新產業園區,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總部基地大樓就坐落于此。“項目報裝容量為8000千伏安,從今年7月提出用電申請到用上電,整個過程只用了20個工作日,還節省了電力接入工程投資130余萬元。”該公司從業十余年的項目基建經理謝靈燕頗為感慨,“現在的效率真是越來越快。”
提升高壓用戶用電報裝服務水平是優化用電營商環境的重點。廣東電網公司廣州供電局在全面實現低壓用戶“三零”(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基礎上,創新推出“四辦”(主動辦、線上辦、聯席辦、一次辦)舉措,高質量推行高壓用戶“三省”(省力、省時、省錢)服務。
近日,南方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孟振平到用電客戶、基層供電局調研優化用電營商環境等工作時指出,要對“四辦”舉措做好總結和推廣。下一步,廣州供電局將在網省公司的統籌指導下,進一步梳理總結經驗,按照因地制宜、穩步推進的原則,在廣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更大力度在全市范圍內推廣“四辦”改革舉措,為南方電網公司經營范圍內推行高質量的“三省”服務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關鍵詞:聯席辦 探索“獲得電力”政企協同工作機制
11月19日上午10時許,廣州市黃埔區行政服務中心E棟108會議室里,傳出了熱烈的討論聲。本場會議的主題是研究中新知識城灣區半導體產業園項目涉及的4家企業永久用電事宜,由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優化用電營商環境聯席辦公室牽頭召開。
“這個項目時間緊、任務重,4家企業相鄰的工程建設會相互影響和牽制,今天主要針對電力接入方案及實施過程中的突出問題進行集中研討,加快提升效率。”廣州開發區民營經濟和企業服務局三級調研員蔡耀明說。
“我們一期的報裝容量為2萬千伏安,希望在明年3月15日前完成送電,4月開始調試設備,爭取明年底投產。”會議伊始,光掩模項目工程師陳偉鋒開門見山,率先反饋項目用電需求。
廣州黃埔供電局電網規劃專責崔彥馬上回應道:“我們已經在該項目招商引資階段通過主動服務平臺對接電水氣熱網聯合服務平臺提前獲取需求信息,并制定了初步方案,提前做好了業擴配套項目準備。目前主要問題存在于綜合管廊建設以及不同企業建設周期的相互配合等。”隨后,各方就具體實際問題展開細致分析。
陳偉鋒是第一次參加電力聯席會議,他認為這種形式很新穎也很有效,能夠將問題落實到具體的業務負責人,會后對接更方便。“能感覺出來,政府各部門和供電局對項目很支持,我提出的問題在會上也都一一得到回復。因為牽扯到多個方面,目前還沒有確定的時間節點出來,但相信大家會通力協調去推進。”
為進一步提升高壓辦電效率,去年11月,廣州市委、市政府以黃埔區為試點,成立了全國首個以服務企業電力為中心的“地方政府-供電企業”聯席辦公室,探索創新“獲得電力”政企協同工作機制,加快研究出臺優化用電營商環境政策。
“聯席辦就是把‘我和你’真正變成‘我們’,有效整合了政企資源。從去年成立開始,我們定期召開協調會議,政企合力高效解決重難點問題。”在聯席辦工作近一年的廣州黃埔供電局專責張雪蓮有著較深感觸,“企業的用電問題不是一次就能解決的,永久用電送電后還可能涉及增容擴產等后續業務,有了前期的互信共識,繼續合作也會更順暢。”
據介紹,聯席辦公室成立以來,已出臺多項改革舉措,包括大力推進行政審批改革,20千伏及以下高壓電力接入工程行政審批不超過2個工作日,除穿越城市主干道路、省級和國家級公路等以外的其他工程均實行免審批;在用電報裝申請環節推行“以函代證”,對尚未取得項目批準文件和物權證件的企業,由政府部門出具“容缺受理”函件,作為供電企業受理企業用電報裝依據,實現用戶早用電、早投產、早見效。
關鍵詞:“主動辦” 主動服務提前對接項目用電“拎包入住”
“近年來,黃埔區經濟發展較快,引進了很多高新技術企業,對供電服務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蔡耀明說,這一年來供電局增強提前服務意識和落實舉措,幫助不少企業解決供電需求,進而推動項目建設落地,企業也真切感受到了省力、省時、省錢的“三省”供電服務。
據統計,廣州每年新增高壓用戶用電報裝約2300戶,其中10千伏高壓用戶約占90%以上。此前,高壓用戶辦理用電報裝,供電企業只能在用戶報裝申請后才獲知用電需求。如今,廣州供電局積極融入廣州數字政府建設,創新政企協同辦電信息共享機制,建成以用戶為中心的綠色用能主動服務平臺,通過對接政府數據平臺,實時獲取政務信息,在用戶工程項目立項用地許可階段提前獲取用電需求,實現了項目用電“拎包入住”,進而為企業辦電提供了高質量的“三省”服務。
在用戶工程項目立項用地許可階段,廣州供電局根據用戶項目占地面積、用電性質、建設規模等信息,主動獲取用戶用電需求,提前評估電網接入能力,出具接入意向意見,做好電網規劃銜接,確保電力供應能力滿足用戶工程投產后的用電需求。
在用戶工程項目建設許可階段,廣州供電局根據項目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等信息,適時啟動電網配套接入工程建設(包括關聯變電站建設),并在用戶工程項目建成前全部建成,用地紅線外電力接入費用由供電企業承擔。
在用戶工程項目竣工驗收階段,實行用戶接電工程與項目工程質量同步聯合驗收制度,實現項目建筑主體工程竣工即可同步完成送電。
目前,廣州供電局已累計為小鵬汽車、廣州粵芯半導體、廣汽產業園、華星光電等500多家企業提供“主動辦”服務,提前儲備電網配套工程項目超過400個,可為企業節省電力接入工程投資超過3.5億元。
關鍵詞:“一次辦”“線上辦” 打造全國首個一體化“電水氣熱網”線上聯合服務平臺
除“聯席辦”和“主動辦”外,廣州10千伏高壓用戶辦電還享受到了“線上辦”“一次辦”便捷服務。
在廣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廣州供電局充分利用廣州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成果,率先將電子證照、電子簽章、信易電模式應用在辦電領域,用戶只需通過“刷臉”實名認證即可調用電子身份證、營業執照、不動產權證、信用報告等信息,獲取電子簽章,在線完成供電合同簽署,實現居民用戶和企業“零證辦電”“刷臉簽約”,足不出戶即可完成用電報裝申請。
今年以來,廣州已有6.5萬用戶使用電子證照辦電,2.9萬用戶使用電子簽章簽訂供電合同。此外,廣州供電局還形成了“網、掌、微、支、政”五位一體的線上辦電服務渠道,向用戶提供40類107項辦電服務,讓群眾和企業辦電更省力更便捷。
用戶工程項目籌建中除辦理用電報裝業務外,往往還需要辦理水氣熱網報裝業務,“重復交”“多頭報”“來回跑”直接影響用戶工程項目建設進度。為破解難題,廣州市政府著力將“獲得電力”改革經驗推廣至水氣熱網業務報裝,率先打造了全國首個一體化“電水氣熱網”線上聯合服務平臺,深入推行“一件事一次辦”,引領公共服務體驗再次升級。
在公共服務報裝階段,用戶僅需登錄“一個平臺”、準備“一套資料”、填寫“一張表單”、點擊“一鍵確認”,即可享受電水氣熱網五大業務“一次辦”服務,報裝申請業務辦理時間較之前壓縮五分之四。
在公共服務接入階段,政府服務專員與“電水氣熱網”客戶經理組成“保姆級”服務團隊,聯合開展踏勘、設計、施工、驗收,相同施工路段一次審批,同步開挖、同敷管線、一次回填,實現了電水氣熱網接入時間大幅壓減、公共投資費用有效節省。
自上線以來,“電水氣熱網”聯合服務平臺累計受理用戶聯合報裝業務超過百戶,已成為企業辦理公共服務事項首選方式。
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 郭冬冬 黃雅熙 通訊員 何靖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