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近年來,南方電網公司聚焦主責主業,落實央企產業煥新行動和啟航行動,加快“六大工程”實施和“四個集群”建設,在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上下功夫,持續夯實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產業基礎,加快融入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朝著高質量發展之路奮力前行。
2天、6場景、103個充電站、4026輛車……近日,廣東電網公司組織完成國內場景最復雜的車網互動實測。這一頗具規模的車網互動實測,不僅彰顯了當下能源技術領域的創新活力,更映射出南方電網公司推動能源電力產業向智能綠色融合發展的積極探索與實踐。
加快產業智能化升級
首創特高壓±800千伏直流輸電技術,攻克特大型交直流電網安全運行技術,研發新一代柔性直流輸電技術……這是南方電網公司鞏固特高壓直流輸電產業優勢,加快先進電網技術研發與應用的縮影。
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引領世界直流輸電發展。世界首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量子電流傳感器投運,標志著我國直流輸電系統進入“量子精度”時代;牽頭研制全球首款IGCT(集成門極換流晶閘管)高壓柔直換流閥,意味著我國在柔性直流輸電領域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關鍵跨越。
一關一關勇闖,切實轉化科研創新顯著成果,打造連山通海、縱橫東西的重大電力工程。世界首個超大規模、海陸一體超高壓柔直工程——陽江三山島海上風電柔直工程正加速推進,將從源頭破解大規模、深遠海區域風電送出難題;國內首個跨網融合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藏粵直流工程開工建設在即,將推動西部的清潔能源以更大規模持續輸送到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等用電負荷中心。
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融入數字中國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加快培育數字產業集群。
推動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等各環節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進而達成電網廣泛連接、全息感知、數智驅動、開放共享的全新發展格局。
數字電網裝備穩步發展。“極目”傳感產品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央企科技創新成果推薦目錄,且已廣泛應用超過30萬套,為電網的精準監測提供了有力支撐;“慧眼”智能無人運檢產品則入選工信部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案例,核心模組及終端應用量突破1300萬套,大幅提升了電網運維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
人工智能新生態呈現。公司人工智能創新平臺成功完成開源大模型DeepSeek的本地部署工作;“大瓦特”模型獲得中國鐵建人工智能平臺建設項目,實現了人工智能技術和解決方案的首次跨行業輸出,南方電網公司在電力人工智能領域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南方電網公司敏銳把握歷史性浪潮,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帶動產業生產方式變革、技術路徑再造以及競爭優勢轉換,推動能源電力產業向中高端邁進,為我國能源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推動產業綠色化轉型
能源革命與數字變革呈現出深度融合的發展態勢,推動著能源結構加速邁向轉型升級的新階段。南方電網公司以創新驅動為引領,大力促進能源電力生產與消費模式的深刻變革,并充分發揮行業龍頭的帶動作用,引領電力全產業鏈實現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
緊扣“雙碳”目標和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綜合能源產業集群跑出加速度——
自主研發的“啟成”綜合能源平臺、“看能”節能系統,廣泛應用于公共機構、工商業園區等豐富場景,承接實施2項國重示范項目;成立南網能源數字服務公司,為海量分布式新能源、工商業客戶和產業園區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服務;印發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入和服務廣東“百千萬工程”建設實施方案》,統籌推進鄉村分布式新能源開發、數字產業融合智能配網建設、縣鄉村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大工程”。
服務“兩型”建設和支撐新能源高水平消納,儲能產業集群發展基石持續夯實——
積極爭取新型儲能示范項目落地,公司新型儲能裝機規模近百萬千瓦,四個項目入選國家能源局新型儲能試點示范工程。培育新型儲能整合制造、系統集成核心能力,南網科技公司牽頭組建新型儲能領域全國唯一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獲中國專利金獎1項,新增發明專利96項,牽頭、參與制定各類標準61項。
服務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支撐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電動汽車充換電集群邁上新臺階——
當前,南方電網公司在經營區域建成充電樁超10萬支,在全國率先實現充電樁鄉鎮全覆蓋,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歐標充電樁全覆蓋。截至2025年6月,公司“順易充”平臺注冊用戶突破1300萬人,平臺接入充電樁總量超過74萬支,年充電量超18億千瓦時,平臺累計充電量57億千瓦時。
促進產業融合化發展
2025年3月28日,南方電網公司組織了國內首次車網互動跨省區聯動,覆蓋廣州、深圳、海口、昆明等63個城市,互動電量超50萬千瓦時,超10萬輛次電動汽車參與,創造了全國最大規模車網互動紀錄。
推動不同產業耦合聯動、在產業融合發展中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探索新業態、新模式、新路徑,南方電網公司打破原有產業邊界、培育新的產業形態,通過價值鏈重塑實現增值化,構建起跨產業、跨領域的合作生態體系,推動自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也為能源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聯合13家新型儲能上下游龍頭企業共同組建新型儲能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覆蓋了新型儲能領域超85%的國家級創新平臺,推動我國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發布國內首個電力物聯操作系統“電鴻”,吸引了350家電鴻生態企業加入,預計未來覆蓋超億個終端、帶動產業規模超百億元;在全國率先開展電碳耦合技術研發攻關,首創了涵蓋電碳監測、核查、認證等全鏈條的電碳耦合技術體系,讓抽象的“碳足跡”轉化為可量化、可調控的具體數據,為企業綠色轉型提供依據……
一項項令人矚目的數據,一個個意義深遠的變化,南方電網公司正以開拓者的姿態在能源產業變革浪潮中奮勇前行。下一步,南方電網公司將積極構建產業生態體系,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戰略合作,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在綜合能源服務、節能服務、儲能產業、數字產業和電碳耦合領域,通過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打造一批具有生態引領作用的拳頭產品。同時,推動綠色低碳技術應用,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加快形成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優勢,以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助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南網報記者 包莉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