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經濟評價系統平臺成果,提升了技術經濟評審工作質量;‘一省一策’發展規劃研究,推動了企業高質量發展步伐;項目評審意見,為投資決策及按時開工、投產贏得了寶貴時間……
今年以來,技術經濟研究院堅持創新求突破,聚焦投資評價、工程咨詢、產業研究主責主業,精準解決影響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專業矛盾,在服務集團公司產業發展的專業智庫方面催生出一棵棵體現數字智慧的“成果”樹。
大唐經濟評價系統開發小組成員結合功能模塊組織探討(管原赫/攝)
大數據•打開技術經濟門戶
技經院作為集團公司產業發展決策支撐參考機構,從2020年上半年就開始著手搭建系統評價架構,調集了11名專家級人員組成項目設計團隊,聯合系統內企業信息中心,開展系統業務調研和需求分析設計。技經院以經濟評價工具、項目決策管理、專業數據庫、競爭分析等為主框架,通過綜合統計系統和財務系統,加大行業主要競爭對手成本數據的收集和集團成本分析及對標,構建起一套完整的專業研究競爭情報數據庫,全面提升中心能源市場研究能力和預判能力。
6月25日, 大唐經濟評價系統應用初審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系統充分利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加強數據資源共享和深度應用,通過關鍵數據的計算與整合,為快速形成決策支撐報告提供了智能化自動化解決方案。
據了解,大唐經濟評價系統是“經評2.0+大數據”的電力領先應用平臺,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構建了多項目類型與項目組合投資經濟評價模型,可以實現集電力經濟評價、投資決策、行業政策研究和競爭情報收集與于一體的分析功能。
目前,該系統已關聯用戶313個,基本覆蓋集團公司各區域公司,傳統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項目覆蓋率100%。
召開“一省一策”研究報告啟動會(管原赫/攝)
“一省一策”•助力高質量發展
隨著國家推進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步伐加快,集團公司提出了打造“綠色低碳、多能互補、高效協同、數字智慧”世界一流能源供應商的發展愿景,明確了未來通過創新驅動發展、綠色低碳發展實現“雙碳”目標的藍圖,開啟了“二次創業”的新征程。
技經院自8月承擔集團公司“十四五”期間“一省一策”發展研究工作任務后,迅速成立研究小組,組織精銳力量,要求參研人員要充分認識做好這項工作對于發揮技經院決策支撐作用的重要意義,必須以最高的政治站位,站在國家能源轉型發展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布局及省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大背景下,結合各地能源稟賦,全面分析現狀發展趨勢,明確存在問題,找出制約發展矛盾,理清發展思路,提出發展建議和路徑舉措,為集團公司戰略決策提供參考。
為確保“一省一策”發展研究報告質量,技經院黨委每周利用周工作例會,組織各參研小組負責人對所負責的區域研究進展情況進行匯報,動態掌握研究進展,著力解決參研人員在推進研究中存在的問題,為各參研小組更好開展研究并順利結題提供了堅實保障。
各參研小組,結合國家、省“十四五”規劃、能源規劃,從國家政策和集團公司電源結構調整布局層面入手,對集團公司各分子公司的能源規劃進行分解,具體分析,具體研究,對能源發展進行判斷,提出了規劃措施和階段性指標實現路徑等建議。
目前,這份含蓋31個省份、15萬字的研究成果,已編印成冊上報集團公司。
各個項目評審采取線上互動方式,
組織開展項目初步設計報告、執行概算、招標文件等重大事項的評審(方杰/攝)
項目評審•提升發展“含金量”
今年以來,技經院圍繞集團公司年度任務,聚焦集團公司開工計劃和投產計劃兩個發展目標,加強核心能力建設:一方面,大力推廣大唐經濟評價系統應用,通過大數據科學分析項目的經濟性,保證集團公司基建項目評審決策過程有效管控;另一方面,堅持創新,將風電、光伏項目投資決策與全過程咨詢業務可研報告評審進行有機合并,并同步出具評審意見,大幅提升了項目評審的質量和效率。
同時,技經院結合重要項目,成立大基地評審專班,在對項目資源、土地性質、紅線、總平面布置等方面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組織技術人員到項目現場踏勘調研,有效規避外部條件變化對項目造成顛覆性風險,為集團公司投資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撐。
截至10月30日,技經院共評審新能源項目284項,評審傳統能源項目37項。
“大干100天,爭作新貢獻”提質增效見成效行動正在技經院鋪開,大唐經濟性評價系統升級版開發已提上日程,創新空間越來越廣,部門間、黨支部間,黨員間、同事間,能源基地攻堅黨員突擊隊、“一省一策”研究攻堅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間,處處因“新”而動,科技、大數據、智能化將成為推動和引領技經院實現高質量發展強勁持久的動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