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電滕州公司封閉煤場完成了竣工環保自主驗收和備案工作,成為山東區域首家完成自主驗收的物料堆場封閉項目。
據悉,該項目投資9000余萬元,一期煤場實施兩側延伸擴建封閉,二期煤場實施新建全封閉。一期煤場面積為7220平方米,二期煤場面積為34236平方米,共計可存煤15.5萬噸,滿足該公司15天燃煤的需求。該項目建成后,在經濟、環境、政治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效益,成為了實實在在的聚寶盆。
該公司積極響應國家環保政策要求,推進封閉煤場改造項目,補貼、減免稅接踵而至,并于2017年申請獲得國家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補貼資金400萬元。根據環保稅政策要求,物料堆場全封閉后減免相應的環保稅。該公司封閉煤場每年可減免稅收約80萬元,為企業創造了豐厚的經濟效益。一季度,已申請環保稅減免約20萬元。
煤場封閉后,徹底改變了煤場臟亂差、揚塵嚴重的形象,有效遏制了風蝕、水蝕等問題,防止煤水橫流、煤塵四起情況的發生。經測算,滕州公司封閉煤場每年可減少煤塵排放約157噸,對改善周邊環境作出了突出貢獻。
超長跨度贏得美譽,讓政治效益顯出來。華電滕州公司煤場封閉后,滿足物料堆場密閉的國家環保政策要求。二期封閉煤場跨度超過200米,具有“魯西南第一跨”的美譽,成為了城市的明信片,多次對外接待參觀學習。滕州公司在無組織治理方面再次走在了前列,成為了地方大氣污染防治的排頭兵、引領者,充分展現了國有企業表率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