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報網訊(記者 毛慶 通訊員 張吉升 實習生 賈天榮)今天(7月11日),南京化學工業園熱電有限公司舉行媒體開放日。記者獲悉,該公司去年下半年啟動兩臺30萬千瓦的燃煤發電機組設備改造已完成,二氧化硫、粉塵和氮氧化物排放大幅下降,尤其是去年投訴較多的“石膏雨”已完全消滅。
南京化工園熱電公司是化工園長蘆片區唯一的電廠,2003年投產,主要通過燒煤產生熱能和電能,每小時可以提供800多噸蒸汽和4萬度電,供給園區60多家企業,避免了這些企業自建小鍋爐影響園區環境。
“目前,公司有兩臺30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和兩臺5萬千瓦機組。去年下半年啟動的環保改造分為兩期,總投資5.87億元,包括除塵系統、脫硫脫硝系統、工業廢水處理系統、電廠環境監測系統等。”公司技術支持部副部長李臣樂介紹,今年5月,這些改造全部完成,二氧化硫、粉塵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已經達到燃氣電廠標準,相當于“零排放”。比如,在出口處安裝高效除霧器,將原來隨著水蒸汽帶出來的石灰粉再次回收處理,避免了“石膏雨”;將脫硫塔噴淋系統從3層增加到5層,拉長處理工藝,避免污染環境等。今年下半年,公司還將啟動兩臺5萬千瓦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總投資近億元。
記者了解到,從熱電廠建成投產至今10多年,總投資20多億元,而此次環保投入就數億元。“如此大手筆的環保投入,既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也是轉型升級的迫切要求。”據介紹,國家要求對10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進行超低排放改造,這項改造雖然加大了企業的生產投入,但長遠來看,清潔生產為公司帶來了長效的成本節約,包括發電煤耗、節約標煤等。
據悉,“十三五”期間,公司將重點打造環保產業,包括能源服務、循環增值和環保支持三大類,其中,能源服務主要體現在售電、售熱、熱水、除鹽水等;循環增值主要體現在冷凝水回收及渣煤綜合利用;環保支持主要體現在城市污泥處置、氮氧化物排污權交易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