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霧系”兩兄弟公司神霧環保(300156.SZ)及神霧節能(000820.SZ)同時發布2018年上半年業績預告,截至6月30日,神霧環保預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負16000萬元至16500萬元;神霧節能預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負7200萬元至8500萬元。目前隨著債券到期,神霧環保再次面臨著資金緊缺的問題。
債務之殤
據統計數據顯示,民營環保上市公司成為債務違約的“主力軍”,僅*ST凱迪、神霧環保兩家企業債券違約總額就達18.06億元,約占民營企業債券違約總額的四分之一。業績下滑,債務爆發,神霧環保陷入兩難境地。
3月14日,神霧環保發布公告稱,公司應于3月14日前支付其2016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下稱“16環保債”)的回售本息合計約4.86億元,但因流動資金較為緊張,未能如期兌付回售本利,發生實質性違約。此前,聯合資信公告稱,將神霧環保的母公司神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神霧集團”)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下調至“BBB”,繼續將其及債項的信用等級列入觀察名單。
據公告顯示,該債券的發行規模為4.5億元、票面利率為8%,于2016年3月14日發行,在第二年末附投資者回售選擇權。2018年2月13日,投資人完成回售登記,債券投資者擬全部回售16環保債,意味著神霧環保所發行債券遭遇兌付危機。
此外,神霧環保去年向南京銀行北京西壩河支行借入期限為一年的1億元資金,5月18日公告稱由于流動性趨緊,資金短缺,無法按時償付該筆貸款,宣布逾期。7月5日,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披露的兩則民事裁定書顯示,因與南京銀行陷入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神霧集團及其關聯公司被法院裁定查封、扣押、凍結約2.5億元財產。
業內人士對媒體記者表示,目前金融整體開始緊縮,環保行業發展遇到一定難度,但企業遭遇困境或債務違約,根本問題還是出在企業自身方面。企業預期能借到錢,展開大規模投入,但收益又不高。在宏觀形勢緊張時,便容易出現問題。
年初,“神霧系”曾傳出有意戰略重組的消息,但最終以失敗告終。“神霧系”股票隨之遭市場重挫,引發投資人的恐慌。上述違約債券的擔保措施是,由神霧集團、神霧環保董事長吳道洪提供全額無條件且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擔保。
新時代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宏觀分析師文思佶表示,在國家政策驅動下,環保行業整體規模高速擴張。由于其依賴于發債,在2016年發行大量信用債,這直接導致2018年面臨回售與到期的較大壓力。
據神霧環保公告顯示,神霧集團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99.78%都進行了質押,因神霧環保股價持續下跌引起平倉風險,其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也因逾期構成違約,并引起股份高比例凍結。據披露信息顯示,神霧集團去年凈虧超10億元,流動負債暴漲133倍。目前集團債務總體統計是130多億元,神霧集團能否憑借自身能力解決上市公司資金問題,將仍是未知數。
數據統計,2018年一季度,神霧環保資產負債率為60.91%,*ST凱迪資產負債率為72.58%,盛運環保資產負債率為72.57%,東方園林資產負債率為70.1%。上述企業今年一季度應付債券分別為4.43億元、1.9億元、9.73億元、21.87億元。而今年一季度環保行業資產負債率在50.58%的水平,所有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在41.92%左右。
融資困境
債務爆發后,神霧集團表示將積極催收賬款,引入戰略投資以緩解危機。今年3月,集團公布戰投規模達50億-70億元,以增資擴股形式融資。7月2日公告顯示,集團引入戰投工作仍在推進中。前期以上海圖世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為代表的民企領投,后續主要以大型國企、央企為主。截至目前,公司資金流動性緊張問題仍未徹底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神霧集團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注資金額、注資時間尚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公司控股股東神霧集團與重慶環保、新疆能源、光元盛大和湖北生態等企業已經簽署投資意向書或投資合作協議,尚未簽署正式的投資協議。但短期的戰略投資對于身背百億債務的神霧集團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一位不具名的環保上市公司高管對媒體記者表示,行業問題在于,有些項目政府讓企業投資,很多是BOT形式,企業投資后,回款相對較慢,部分地方政府甚至會出現違約情況。這些情況對于企業投資影響都很大,且增加融資的難度,如果是EPC工程相對會好些。
有趣的是,神霧集團主要為高耗能企業提供EPC總包工程服務,具體針對企業客戶的煙氣脫硫、脫硝等裝置進行治理、改造和優化,屬于資金推動型業務模式。節能改造項目投資通常較大,EPC的項目模式將高耗能企業的財務壓力轉由節能服務公司承擔,此外由于項目建設周期以及運營周期較長,直接導致節能服務公司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存在資金流動性缺口。同時運營期限過長,節能服務公司還可能需要承擔相應的項目運營風險。
“神霧系”經營主項為EPC工程,但業績卻相對可憐。據2017年年報顯示,神霧環保期內凈虧損10.21億元,相比2016年凈利潤2.86億元下滑456.99%;而在2016年-2017年,神霧集團連續兩年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負,分別為-2.29億元和-13.83億元。
目前,環保行業集中發債,相繼迎來債務清算期。債務違約、資金鏈危機等問題頻現,環保市場陷入“迷茫期”。在國家金融去杠桿趨勢下,作為高度依賴資金的環保行業,將直接受影響。目前,神霧集團的運轉對外部融資的依賴性較強。2015年、2016年的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出額度較大,后續的回款并沒有明顯改善,現金流對短期債務的覆蓋能力仍然較弱。上述高管對媒體記者表示,現在處于行業淘汰階段,有問題及不盈利的企業會逐步退出。目前,即便是有國家背景的環保企業同樣會受到影響,融資難度加大,擴張速度相對會降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