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適應新的環保及節能減排要求、降低投資及運行成本,燃煤電廠水處理系統建設出現了一種新模式——— “水島”epc建設模式。“水島”通過采取多水合一布置,并在全廠水系統路徑整體優化基礎上,通過技術優選、中心集中控制等,充分實現水處理系統投資省、運行成本低的目的。
目前,火力發電廠的水處理系統包括原水預處理、鍋爐補給水處理、凝結水精處理、循環冷卻水處理以及污廢水(包括工業廢水、脫硫廢水、含煤廢水、含油廢水及生活污水)處理等,各水處理系統在設計院分屬水工、化水、環保專業工作范圍,按各專業習慣分別進行總體或詳細設計,分段招標,由多家公司進行核心單元設計、系統或設備供貨、指導安裝和指導調試等。這種方式存在三大不足:其一,水處理系統分屬不同專業,總體規劃性較弱,導致對全廠整個水系統平衡考慮不夠充分;各系統工藝路線相關性較差,系統配置水平不一致。其二,各單元系統布置分散,公用設施的重復建設現象較普遍,比如現場分析化驗設施、化學藥品貯存投加設施、污泥處理等,既增加了投資,又不便于運行管理,并且多種類化學藥品和多區域分布可能帶來了更大的安全環境風險。其三,系統設計、設備選型供貨、安裝調試分由不同主體完成,無統一責任主體;為規避風險和降低成本,各環節裕度、標準、要求不統一,無法實現項目的最佳性價比。
隨著國家對環保及節能減排要求逐步提高和水資源匱乏的現實,燃煤電廠對水系統“零排放”更加重視。且各大發電集團為節省投資、降低運行成本,電廠水系統建設更趨于以水資源綜合利用為目的的將“凈水站/中水深度處理站+化水車間+廢水處理車間”(簡稱 “三水合一”)、或“凈水站+化水車間+循環冷卻水處理車間+廢水處理車間”(簡稱“四水合一”)聯合集中布置,獨立成島,以總包方式建設。其中國電、華電、中電投集團率先將電廠水系統以 “水島”epc模式進行工程建設,并逐步推廣。
所謂“水島”,就是將燃煤電廠從水源凈化、過程水處理到廢水處理及回用整個全過程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統籌規劃、獨立成“島”。
“水島”epc總包建設是以技術作支撐,通過水系統網絡結構優化、水平衡核算控制、水處理工藝優選等措施,將電廠的取/制水、用水、排水處理回用等環節綜合統籌規劃,實現少取、節能、廢水“零排放”的目標;以epc總包建設為手段,將全廠各水處理系統有機結合、分別適度集中布置,通過設計、選型、施工、調試、試運行全過程精細化管理,在保證工程質量前提下,縮短建設周期,降低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因此,“水島”epc總包建設是市場競爭的需要,也是企業實現更快更好發展的重要選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