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大氣十條”考核年,在冬季連續重霧霾的情況下,政策對非電行業污染物排放的關注度日益上升,非電領域大氣污染治理有望成為下一個風口。
中信建投分析師認為,在絕大多數燃煤電廠已完成常規脫硫脫硝除塵改造的大背景下,未來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的增量市場將主要來自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和非電行業煙氣治理兩個領域。
光大證券分析師陳俊鵬分析,雖然目前鋼鐵脫硫、水泥脫硝的設備安裝率很高,但是由于非電業主、環保供應商等各方因素,以及政府監管不力,加上技術遠不及火電技術成熟,非電行業大氣治理市場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
在火電行業市場空間達到巔峰以后,非電行業的廣闊市場空間將迅速釋放,大氣環保上市公司的機會在于非電領域的提標改造。
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將于2020年結束,鋼鐵、水泥、工業鍋爐等領域“最嚴”排放標準均已出臺,非電領域“超低”排放預計將很快到來,這塊市場空間超5000億元。
細分板塊來看,非電行業大氣治理市場空間排序為工業鍋爐、鋼鐵、水泥。工業從鍋爐改造市場在2000億元級別,重點關注石化行業鍋爐改造。
非電行業市場一旦爆發,目前已經進入非電治理領域的公司和環境監測公司將率先受益。如清新環境已經通過外延擴展進入非電煙氣治理領域,啟源裝備也通過外延擴展進入鋼鐵脫硫脫硝領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