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硫、脫硝、除塵設備運行正常,各項排放指標實現預期目標……”近日,在萬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30萬千瓦機組控制中心,工作人員密切注視著屏幕上跳動的數字——經過高、中壓閥門嚴密性試驗等一系列測試后,2×30萬千瓦機組超低排放改造項目1號機組正式完成改造、并網發電。
不只是1號機組,2號機組也于10月22日2時停運改造,氧化風機、煙道拆除和脫硫塔的預制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二氧化硫、煙塵和氮氧化物,是此次改造所要減少的三大污染物。在原有環保設備基礎上,項目通過加裝脫硫塔、除塵器和脫硝設備等,實現污染物的大幅減少。
記者日前在項目現場看到,石灰石粉倉建設工地上焊花閃閃。進行脫硫作業的原材料——石灰石粉在這里進行加工后,源源不斷地被輸送到遠處的紅色脫硫塔進行脫硫作業。
“我們還在脫硫塔上部加裝濕式電除塵器,應用靜電原理,有效去除廢氣中的塵、酸霧、氣溶膠等有害物質。”在項目現場,洛陽萬基發電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江保東指著遠處的脫硫塔說,項目應用行業先進設備,增加過濾次數,使各項污染物排放量在現有基礎上降低50%到80%,達到最新的國家標準。
江保東所說的國家標準,是去年12月11日環保部等3部委聯合下發的《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方案》。該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國所有具備改造條件的燃煤電廠力爭實現超低排放,即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每立方米10毫克、35毫克、50毫克。
萬基控股主動而為,在剛剛實現扭虧為盈但市場仍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于今年8月啟動2×30萬千瓦機組環保改造項目。
“作為項目負責人,我的工作時間是從早上7點到晚上11點,有時候周末也得加班,為的就是讓企業提前達標。”該項目經理陶忠祥說,由于是在現有機組上進行改造,施工場地面積小,給大型設備的運輸和安裝帶來了較大挑戰。為了趕工期,項目采取少量多次運輸等方式,工人兩班倒24小時施工,破解現場難題。
根據改造計劃,該項目將于明年1月全部完成,使2×30萬千瓦機組提前達到國家超低排放要求,助力企業向綠色生產轉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