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硅料到組件,我國光伏制造各環節正在加速“走出去”。
6月3日晚,協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鑫科技”)發布公告稱,今年5月,其全資子公司協鑫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與穆巴達拉主權基金(Mubadala Investment Company PJSC)旗下全資子公司MDC POWER HOLDING COMPANY LLC簽訂合作協議,探討合作開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以下簡稱“阿聯酋”)首個多晶硅生產設施,并建設綜合硅生態系統。
這是我國光伏企業首個海外FBR顆粒硅項目。項目落地后,將成為全球最大高品質多晶硅研發與制造基地,填補阿聯酋太陽能光伏高端裝備制造業空白。
協鑫科技董事局主席朱共山表示,雙方成功簽約,為協鑫科技實現國際化戰略增添了強大定力和堅定信心。未來,協鑫愿攜手全球光伏產業中下游頭部企業入駐阿聯酋,共同為阿聯酋新能源產業補鏈強鏈延鏈作出積極貢獻,助力阿聯酋及中東國家依托高科技硅基材料推進綠色能源產業升級和轉型革命。
記者注意到,加速海外布局,已成為協鑫科技尋求逆勢增長的新引擎。協鑫科技在2023年財報中表示,經過兩年的精心規劃,公司中東地區多晶硅項目將以更加低碳、更低成本、更高品質的顆粒硅技術為核心,引領并推動中國光伏制造業在海外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光伏行業制造端主要可分為硅料、硅片、電池、組件四個環節。此前,光伏頭部企業如隆基綠能、晶澳科技等均已在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建設電池組件廠,但基本未涉及上游。
近兩年來,多家光伏中企在與沙特等中東國家的光伏項目合作上取得突破。去年10月17日,TCL中環公告,與Vision Industries簽署了聯合開發協議,擬在沙特共同建設的晶體晶片項目,一期設計產能為20GW,將成為沙特第一條光伏產業鏈。
緊接著10月18日,天合光能宣布與AD Ports Company PJSC、江蘇省海外合作投資有限公司簽署《關于天合光能阿聯酋項目的合作諒解備忘錄》。天合光能有意向在中阿(聯酋)產能合作示范園和哈利法經濟區內投資建設垂直一體化大基地項目,包含硅料、硅片、電池組件在內的光伏全產業鏈。
記者了解到,阿聯酋光照條件優越,年均有效發電時長高達3000小時至4000小時,發展大型光伏電站機遇多、空間大。近年來,阿聯酋加快推進新能源發展,將其視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阿聯酋政府《國家能源戰略2050更新》提出,到2030年,清潔能源在其總能源結構中的份額將提高到30%,阿聯酋政府在能源領域投資未來7年將增加1500億至2000億迪拉姆(約合400億至540億美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加兩倍以上,達到14.2GW。
當前,阿聯酋已成為全球太陽能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數據顯示,2022年,阿聯酋的人均太陽能消費量在全球排名第二位,僅次于澳大利亞。2023年,中東光伏需求約為20.5GW-23.6GW,以土耳其、沙特、阿聯酋為主的市場光伏需求量大幅增加。
“阿聯酋政府近年來不斷增加對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為光伏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吸引了不少外來廠商前來投資。協鑫科技此番布局,或可深度參與中東地區乃至全球的光伏產業鏈建設,賦能全球綠色能源事業發展。”一位業內專家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
來源:中國電子報 作者 張維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