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了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具體舉措,將推動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推動配電網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近年來,分布式電源、微電網、直流負荷、分布式儲能等新要素的廣泛接入,以及負荷聚合商、虛擬電廠、車網互動、產銷者等新業態的不斷涌現,使得當前配電網的發展面臨諸多新問題。一是安全性問題。分布式電源大規模并網后,潮流倒送導致部分地區線路重過載、電壓越限等,給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帶來挑戰。二是可靠性。分布式電源和電動汽車的接入導致配電網潮流分布不均,降低了部分聯絡線路和設備的轉供能力,使得電力系統可靠性下降。三是經濟性問題。直流電源和直流負荷的接入帶來大量交直流變換環節,導致電能損耗增加。另外,電力供需時空錯配矛盾加深,導致設備利用率下降。四是復雜性問題。源荷儲的不確定性和多主體性,使得配電網的規劃設計、調度運行、協同控制等變得更加復雜。
為解決上述問題,亟須推動配電網高質量發展。
配電網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四方面。一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分布式能源的大規模消納有助于降低我國原油和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從而進一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二是促進經濟持續增長。配電網建設將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如高端設備制造、分布式發電、分布式儲能等,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三是推動電力營商環境優化。配電網高質量發展將使配電更加安全與可靠、用電更加綠色與經濟、服務更加便捷與精準,為電力營商環境優化奠定基礎。四是助力“雙碳”目標實現。“雙碳”目標的實現要求配電網具備更強的分布式電源接入能力和綠電大規模消納支撐能力。
聚焦重點任務推進配電網高質量發展
一是補齊電網短板,夯實保供基礎。補齊電網短板是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在供電能力方面,要加強配網薄弱環節建設改造,加強縣域電網與主網的聯系,開展配電網柔性互聯等新技術應用,打造堅強靈活電網網架,適度超前規劃建設配電網。在裝備水平方面,要提高裝備能效水平,加快高耗能設備更新改造,推廣高可靠、低能耗、環保型設備,提高裝備智能化水平,提升裝備透明化水平和配電自動化有效覆蓋率,配置一二次融合裝備和微型智能傳感器等。在應急能力方面,要提高災害防控標準,加強本地應急保障電源建設,加強應急保障體系建設。
二是提升承載能力,支撐轉型發展。提升承載能力是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需要著力做好四方面工作:引導分布式能源科學布局、有序開發、就近接入、就地消納,提高配電網對分布式能源的承載能力;引導電動汽車、電采暖、電鍋爐、港口岸電等新型用電負荷合理分層接入中低壓配電網,提高配電網對電能替代的承載能力;引導電源側、電網側和用戶側合理配置新型儲能,提高配電網的靈活調節能力;推動分布式智能電網、微電網、虛擬電廠等新業態健康發展,提高配電網的自我平衡能力。
三是強化全程管理,保障發展質量。強化全程管理是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保障。在規劃環節,既要做好源網荷儲統一規劃,又要做好配電網、天然氣網、供熱網等基礎設施的協同規劃,同時,還要加強與城鄉、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在投資環節,要加大電網的投資力度,鼓勵多元主體投資。在建設環節,要協同高效推進工程建設,實現工程建設全過程監督。在調度環節,打造配電網一張圖,提升可觀可測能力;構建主配微、源網荷儲協同的聯合調度模式,提升可調能力;構建柔性的分層分區架構,提升可控能力。在運維環節,要實現數字化巡檢消除缺陷、精益化運檢提質提效、數智化賦能配電網自愈。
四是加強改革創新,破解發展難題。加強改革創新是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在科技方面,要加強新型配電網規劃方法、運行機理、協同控制等理論研究,加強新材料、直流配電、柔性互聯設備等技術創新,促進數字技術、通信技術、控制技術、電力技術等深度融合。在機制方面,要完善各類交易機制,引導配電網從單一供配電主體向資源聚合、能源配置、多元服務和價值創造的交易平臺轉變,持續優化電價機制,引導分布式能源就近消納、用戶優化用電行為。在政策方面,應加強與中央、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的溝通協作,積極利用各類優惠政策,協同推進配電網高質量發展。
需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配電網發展
推動配電網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未來,需要進一步統籌處理好“五個關系”。
一是統籌好當前與長遠的關系。既要立足當前,構筑堅強的網架結構,提升配電網承載力和靈活性,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又要著眼長遠,實現主配微網多級協同、源網荷儲協同發展,推動配電網向能源互聯網轉型升級。
二是統籌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配電網作為重要的公共基礎設施,必須堅持城鄉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然而,城鄉配電網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依然突出,為此,各地應根據資源稟賦、配電容量、負荷增長等,因地制宜開展配電網建設。
三是統籌好頂層與底層的關系。配電網高質量發展,需要實現頂層設計與底層探索的上下結合和良性互動。頂層設計為配電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理論和方法,而底層探索能夠根據具體的配電網項目實踐,不斷總結經驗,完善理論與方法。
四是統籌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配電網高質量發展,需要“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結合。一方面,政府要加強對配電網投資引導、跟蹤分析、監督評估等,另一方面,要發揮市場在電力平衡、成本疏導、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決定性作用。
五是統籌好安全與成本的關系。配電網高質量發展,要求安全與成本相統一。一方面,要強化安全底線思維,保持合理供電裕度和提高重要用戶應急保障水平,另一方面,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通過技術、管理、制度等手段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作者系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