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院研制的平洞實景數據采集車問世。該設備立足工程實際,融合測繪新科技,實現了鉆爆法平洞和TBM法平洞內部結構與紋理信息的高精度自動化采集。
平洞實景數據采集車依托激光雷達與慣性測量單元的緊耦合系統,融合移動機器人和北斗導航,輔助均衡光照系統,使其在昏暗、難于施測的地下空間中,仍具有強大的數據獲取能力,依靠其采集的高精度、高可靠性實景三維數據與全景影像,可實現厘米級航跡推算及高精度的洞室三維建模,構建平洞實景三維模型。這些真實、可靠的三維數據,直接服務于地質風險評估、超欠挖監測、數字資產建檔等關鍵應用場景,為抽水蓄能工程的數智賦能提供強有力的底層數據支撐,這標志著水電工程數字化采集邁入了新階段。
平洞實景數據采集車的成功研制,為洞室工程領域帶來了重大突破,推動了洞室測量和可視化技術的發展,為洞室工程的設計、施工、編錄提供了有力數字化支持,提高了工程質量和效率,對洞室工程行業產生了積極影響,促進了行業的智能化、信息化發展。同時,其可拓展至交通隧道、城市管廊、礦山巷道等場景,為地下空間的數字化普查、智能運維提供標準化解決方案,釋放更大的應用價值。未來,隨著人工智能診斷算法的集成,該設備有望進一步推動地下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智能化轉型。
來源:中國電建北京院 作者:劉曉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