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央視《朝聞天下》報道南方電網公司打造貴州貴安南方能源大數據中心近零碳示范區、廣東大三門島新能源多能互補海島微電網升級項目,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南方電網公司以創新驅動綠色轉型,通過規模化開發清潔能源、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等舉措,持續提升零碳服務能力。截至今年8月,公司已建成36個近零碳示范區,并推進60個新項目試點,覆蓋生產辦公、數據中心、工業園區、城鄉服務等多元場景,形成“多類型多場景”的零碳發展路徑。
近日,位于廣東的大三門島再次實現零碳升級。曾經荒廢的海蝦養殖場,如今不僅實現了漁光互補,還配備了1萬千瓦時的“超級充電寶”,可以存儲多余的電量,山頂新加裝的一臺200千瓦大型風機,還可以為村民們輸送源源不斷的綠色電源。
村民告訴記者,以前在島上通過柴油發電,一度電的成本近3元,現在不僅用電成本降低到0.62元/度,用不完的電還可以賣給南方電網,獲取額外的收益,實現了“用電自由”,島上的游客也多了起來。
“不同于全球其他地區,孤島用電需要通過柴油發電,或者接入陸地電網來解決問題,大三門島微電網以光伏、風電作為主要能源,通過儲能裝置進行能源調劑,一年可以減少柴油消耗約35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110噸,真正實現了海島百分百綠電供應,同時也為解決全球孤島用電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廣東電網公司惠州大亞灣供電局工程建設部經理陳鳴表示。
位于貴州貴安的智算中心集群為全國各地提供著零碳算力。浸沒式液冷散熱,配合氟泵空調的自然冷卻技術,不僅使算力更快更精準,還可以有效節省電力,降低碳排放。屋頂配備的光伏矩陣與分布式風能組成微電網,也使該中心綠電覆蓋率達100%。
作為南方電網公司打造的近零碳示范區之一,貴安南方能源大數據中心近零碳示范區搭建了算力中心集群虛擬電廠平臺,納入風、光、儲、充、算等全場景、全元素,實現對源、網、荷、儲、算各環節運行狀態的全景感知,通過算力中心集群虛擬電廠分時分層優化策略,在保障算力服務質量的同時,實現數據中心能源經濟性最優配置。南網數字集團駐貴安數據中心項目經理盧才漂測算:“預估年均節約標準煤3200噸,相當于植樹造林80萬棵,顯著提升數據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
零碳示范項目建設,是南方電網公司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舉措。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節能與綠色能源研究室主任趙越表示:“高效清潔能源網絡,首先有利于守護綠水青山,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對于企業來說,將顯著提升企業綠色能源消費比例,提升產品綠色競爭力。高效清潔能源網絡的構建將創造更加綠色、智能、普惠的美好未來。”
南方電網報記者 肖玲 通訊員 林菁 蔣立濤 彭雅瑩 曾秀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