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司庫賦能 建設一流金融服務管理體系
中核財務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梁榮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要加快數字經濟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中核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響應國資委、中核集團要求,全面承接集團司庫體系建設與運營,打造集團全球資金資源配置中樞、資金風險管控中樞、資金數據集成中樞,全面開啟數字化轉型發展新征程,以司庫型財務公司賦能產業發展,為建設世界一流核工業集團注入新動能。
數字化轉型是中核財務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數字化轉型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前進方向和根本遵循。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目標的過程中,高質量發展是前提和基礎。習近平總書記牢牢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作出了一系列新論斷、新部署、新要求,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核財務作為集團實施數字經濟建設、金融服務實體等戰略的主力軍和排頭兵,必須準確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求,以業務線上化、管理標準化、決策智能化為目標,不斷釋放數字技術對企業發展的放大和疊加作用,以數字新質生產力培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助力集團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建設。
數字化轉型是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的必然要求。近年來,人民銀行、金融總局等部門密集發文,要求以財務公司為代表的中小型金融機構加快數字化轉型,提升核心競爭力。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更是提出了“構建以數字化手段主導的新型風險防控和合規管理體系”的明確要求。
中核財務堅決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加快建立數字化金融監管體系,支撐金融服務、資金管理等核心職能,提升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能力,不斷向成為行業一流金融機構的目標邁進。
數字化轉型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內生性需求和動力來源。“數字轉型,財務先行”,開展數字化轉型不僅是中核財務提高資金運營效率、降低資金成本的職責要求,也是實現金融資源實時監控、風險防控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更是金融機構服務戰略、創造價值的內生需求。
公司開展數字化轉型,樹立數據驅動、集成創新、協同共贏的理念,整合資源、重塑流程,積極推動公司融入數字化產業鏈和生態圈,不斷提升公司的運營效率和管理效能,在數字經濟大潮中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公司創新發展。
以司庫體系建設為切入點
快速推動中核財務數字化轉型
以司庫系統建設為契機,營造全員數字化文化氛圍。中核財務以司庫建設為契機,確定了“一庫、一鏈、一化”數字化轉型總體戰略,提升數字化管控等能力。公司主要領導躬身入局,牽頭負責重要數字化項目,協調解決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強化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需求管理和業務流程梳理,將數字化理念融入到公司的價值觀、文化和運營模式中。
業務部門對數字化項目的需求負責,梳理業務流程、建立業務和數據標準,信息部門則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做好技術把控和項目管理,形成了“需求業務負責、技術信科支撐”的工作模式。通過業務與技術雙輪驅動的“整體?協同”方式,形成了全員參與數字化的良好氛圍。
以司庫數據集中為紐帶,構建資金管理數字化生態。中核財務將司庫體系建設作為撬動和加快集團財務數智化轉型的支點,根據集團財務信息化現狀,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形成“管起來、通起來、智起來”的司庫建設“三步走”策略,基于司庫系統實現銀行賬戶、融資擔保、資金預算、資金結算等業務全線上化辦理和可視化管理。
同時,以司庫為紐帶,完成了與集團ERP系統、10家財務共享系統以及經營管理等平臺的業務貫通和數據共享,在精細化管理、降本增效方面取得顯著的經濟價值,初步形成了集團資金管理的數字化生態圈。
以司庫數據應用為抓手,實現金融資源高質量配置。依托司庫信息系統,全面貫通和匯聚集團資金、財務和經營管理數據,利用大數據、高性能計算等技術,搭建“智能強大、穿透可視”的司庫決策分析與風險管理平臺,聚焦資金管理、風險管理、金融服務等場景,精準分析成員單位定位和需求,培育智能化的產業鏈金融服務能力,實現對集團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
司庫上線運行以來,通過打造的“智享通”、“智E通”司庫結算新渠道,年累計辦理結算業務175萬筆。境內賬戶可視率突破96%,月均全口徑資金集中度達81%,月均可歸集資金集中度超96%,集團整體結算備付降幅超100億元;境外賬戶已接入SWIFT-AMH系統,可視率達97%。集團整體資金使用效率顯著提升,凸顯了司庫體系建設和數智化轉型的成效。
以司庫全面安全為底座,筑牢數字金融安全生命線。安全是核工業的生命線,在強化數字創新的同時,也必須筑牢安全屏障,統籌好金融科技發展與安全的關系。在司庫建設過程中,中核財務始終把安全和保密放在首位,積極踐行集團“一張網、一朵云”戰略,率先完成內商網融合。研發了場景化的資金交易分析模型,形成了資金支付“五道屏障”,防范違規支付和舞弊風險。
基于安全可靠的司庫系統架構,依托集團和大型銀行的數字化基礎能力,中核財務從軟件應用、硬件設備、規章制度等多維度構建了集團金融安全立體防線,實現對金融資源數據的全面可視、可溯、可控。
關于持續推進財務公司數字化轉型的思考
堅持集中統一領導,積極融入集團戰略。數字化的轉型是一場深刻復雜的系統性變革,必須統一思想,堅持“一把手”集中統一領導,站在全局視角引領組織變革、業務變革,構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管理模式和組織模式,錨定目標、攻堅克難。
統建、集約是趨勢和方向,要充分利用集團數據中心資源,妥善處理架構與平臺之間、不同系統之間、建設與運維保障之間的關系,實現公司數字化規劃、團隊與集團戰略、組織的深度融合。
堅持業務價值導向,推動管理模式變革。系統應用是貫通業務流程和貫徹管理意圖的最直接的工具。推進數字化轉型,要堅持以業務、管理和價值為導向,建立企業適應新發展理念的經營、管理、服務數字化流程。要具備“削足適履”的決心,堅守“降本增效”的初心,堅持以“多打糧食”為目標推動管理和業務模式變革。
優先通過“小而美”的數字化應用快速解決部分痛點問題,營造典型的數字化應用場景,增強數字化轉型信心和動力。進而構建具有強示范性、全覆蓋面的規模化數字應用,以此重塑業務流程,整合數據資源,建立統一的數字化轉型環境。同時,聯合產業鏈上下游,探索利用大數據、AI等新技術,豐富應用場景,繁榮數字化應用生態。
堅持以人為本戰略,形成穩定保障機制。面對數字化轉型的人才瓶頸,加快自身人才轉型是破局關鍵。通過業務與技術的雙向奔赴,中核財務培養了一批既熟悉業務又了解技術的復合型人才,使得數字化轉型成效與業務需求高度貼合。
同時,要適應快速迭代的數字技術,就必須高度重視內生信息化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升技術人員的數量與占比,打通數字科技人員的職業發展通道,確保為集團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創新思維與技術保障。
依托司庫體系建設等工作,中核財務的數字化轉型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數字化轉型是一項具有艱巨性、長期性和系統性的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不僅要注重轉型過程中的階段成效,也必須重視數據治理、運維保障等“下水道工程”,避免短期功利主義。數字化轉型同時也是探索性工作,應建立試錯、容錯機制,通過持續性的投入才能取得成功。
中核財務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遵照各級金融監管要求,在集團公司的正確領導下,堅定不移推進數字化轉型,努力打造行業一流金融服務管理體系,砥礪前行、決勝未來。
來源:中國核工業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