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推動工業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對促進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有重要意義。8月26日,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熊夢在“2025人民數據大會”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工業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其治理水平直接關乎新質生產力的培育效能。有效的工業數據治理能夠將海量、復雜、原始的工業數據轉化為可信可用、有價值的數據資產,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核心競爭力提升提供強大的動力。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熊夢在“2025人民數據大會”發表主旨演講。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近年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不斷加快,產業界積極開展工業數據資產化探索實踐。熊夢認為,工業數據治理的核心目標在于提升數據質量、保障數據安全、促進數據共享和流通、滿足合規要求、釋放數據價值和管理數據風險。
高水平數據治理是“人工智能 + 制造”行動落實的關鍵,強化數據治理不僅有利于推動人工智能更好地融入實體經濟,同時對彌補算力短板,提升 AI 倫理和安全保障也有著重要意義。當前,人工智能時代的工業數據面臨新特征和治理挑戰,需引起高度重視,并通過綜合施策加以解決。
熊夢表示,工業數據治理是新質生產力的筑基工程,工業數據治理不是簡單的技術優化,而是貫穿數據資源化、資產化、資本化全鏈條的系統性的革命,以質量治理、安全治理、價值治理助力我國搶占工業數據治理國際先導權,實現新時期中國工業的高質量發展。
在當前的數字化浪潮中,數據作為第五大生產要素,正日益成為企業激活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引擎。數據治理和數據資產管理作為數據管理的重要環節,對企業提升競爭力、實現數字化轉型具有重大意義。
熊夢表示,數據治理和新質生產力是雙螺旋的關系、辯證統一的關系,是深度融合的共生體。治理為生產力賦能,生產力也倒逼治理升級。下一步,數據治理將邁向“深水區”,要通過筑牢治理底座、創新應用場景、構建共生生態等方面入手,以數據治理更好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來源:人民網
評論